“中科系”泥足深陷:清產核資一年無果 部分金融機構“棄療”
2019年08月31日 07:00 21世紀經濟報道 周炎炎
導讀:有銀行甚至開出“一折”的優惠——除了利息、罰息、滯納金不要,本金也只要中科系還款10%,但依舊被“斷炊斷糧”的中科系拒絕。
【中科系危局】“系”,在當下的語境中,非同一般。被統稱為“系”的企業集團,無一例外,都擁有錯綜復雜的分子公司架構,投資多元,比如,我們曾深入報道的“先鋒系”,以及仍在處置的多個問題系集團,只不過,絕大部分“系”出自民營,國企、央企背景鮮見,那么,中科系又何以頭頂中科院的光環,在各類金融機構的“榮寵”中深陷泥潭?(周鵬峰)
中科建設開發總公司換了logo。
今年2月,深陷債務危局10個月的中科建設突然在官網發布了一則《啟用新版企業徽標(logo)的公告》,換掉了此前一貫使用的“中國科學院”logo。這個舉措雖然看似尋常,但這或是負債累累的“中科系”有意無意淡化與股東中科院行管局關聯度之舉。
“中科院行管局不是不想管,而是管不了?!币晃唤咏锌平ㄔO(中科系債務危機主體企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風險暴露一年有余,中科系債務危機化解幾何?21世紀經濟報道從部分債權人處獲悉,自今年1月第一次公開承認債務危機以來,中科系幾乎沒有兌付。中科系債委會一共開了三次會議,之后債委會長期未有動靜,且已有中小銀行退出債委會。
另外,部分債權人稱,中科建設向他們透露,內部目前有破產重整的想法,但方案還未落地。
啟信寶顯示,最新一期合同糾紛裁判文書是今年7月,河南新蔡縣一家混凝土攪拌公司起訴中科建設,原因是預拌混凝土款353萬元未支付。中科建設現金流吃緊可見一斑。且有中科建設部分員工對記者透露,已有一段時間未領到薪水。
中科建設開發總公司系軍轉地綜合性企業。1999年劃歸于中國科學院管理,中科院行政管理局對其持股100%。公司原總部設在北京中關村中國科學院,2014年總部遷入上海。
失控的分、子公司
分、子公司失控見因果。
2016年就開始打算從全民所有制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制的中科建設,當時就開始清產核資,但是21世紀經濟報道從債權人和接近中科建設人士處均了解到,由于分、子公司各自為政不配合,至今此項工作仍未結束。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5月中科系剛剛出現現金流問題時,中科系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正在清產核資階段;債務危機加重后,今年1月首次召開債權人大會之時,中科建設總經理顧瑋國也只說了一個初步統計的債務規模,稱總負債560億元,負債率78%,表示具體數額仍有待清產核資后公布。
又是7個月過去了。
“至今中科系都沒有給過一本總賬,欠多少錢,真實的資產有多少。與中科系溝通過,對方表示分、子公司不服管教,不肯交章,不肯交財務報表?!币晃恢行鶛嗳吮硎?。
有接近中科系人士認可了這一說法。事實上,中科系之所以危機重重,正是因為分子公司眾多,行動難以統一調度和管理,招致多家子公司打著“中國科學院”旗號為自己融資。
根據2019年初中科建設總經理顧瑋國的說法,該公司下轄各級分公司、子公司和項目公司共計215家,主營業務包括投融資、城市配套服務、房地產開發貿易、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文化旅游、能源交易等多個板塊。
年初的債權人大會上,有監管機構人士指出,除了中科建設自身盲目多元化因素之外,問題的累積也部分歸因于金融機構沒有做好盡職調查,甚至為其三級、四級子公司提供貸款時,都不知中科建設沒有實行統一的財務管理,只是沖著“中科院”的品牌,就貿然為其融資。
21世紀經濟報道根據啟信寶數據梳理得知,目前中科建設子、分公司中,100%持股的有81家,持股比例超過51%,亦即控股的有超200家,但即便作為分、子公司最大股東,中科建設也未能掌握話語權。
有外資行債權人對記者表示,中科建設對子公司毫無約束力,內控混亂,甚至出現了有些子公司的擔保函不蓋章,事后又不承認擔保這樣的事情。
“母公司作為股東,按理說可以直接要求下面的分、子公司提交財務報表,如果不服從就撤換高管,但不知道為何總公司對其放任自流?!鄙鲜鲋行鶛喾奖硎?。
其中一家“不服管”的子公司就是被認為中科系內債務少、資產質量優、開發項目利潤較高的原中科鑫控投資發展(蘇州)有限公司,2015年之后,該公司淡化“中科系”標簽,已更名為鑫控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5月危機初現之時,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由顧瑋國更改為張某,但大股東仍為中科建設(持股85%)。危機出現后,金融機構均想搶先凍結鑫控公司資產,但鑫控方面否認了中科建設的股東資質。
就這起股東資格確認糾紛,鑫控曾將股東中科建設告上法庭,2018年11月21日關于案件管轄權的最高法民事裁定書顯示,鑫控訴請法院確認中科建設不享有鑫控的股東資格,并要求中科建設配合辦理相應減資手續。目前案件尚未宣判。
而上述接近中科系人士指出,有債務問題的分、子公司太多,有些債務是一家公司擔保,另外一家兄弟公司借款,債務有重復計算問題。再者,目前中科系債務混亂,債權人包括銀行、信托、金融租賃、私募、P2P以及個人等多重主體,且很多投向中科系的資管產品存在層層嵌套問題,銀行、信托、私募均來登記,也給整理債務造成了很大困擾。另債務危機之后,分、子公司高管和項目負責人大量離職,查賬無人可找,未離職高管也對總公司的管理有所抗拒。
債務“亂局”
根據年初顧瑋國所述,受到“中科系”波及的金融機構共178家。
21世紀經濟報道從上述接近中科系人士處得知,有銀行甚至開出“一折”的優惠——除了利息、罰息、滯納金不要,本金也只要中科系還款10%,但依舊被“斷炊斷糧”的中科系拒絕。部分銀行就此計入壞賬。
債委會無法要求中科系強加約束其子公司,很多中小債權人也表示失望。
一位接近中科院行管局人士表示,目前包括中科院行管局在內的上級主管單位,最重視的是部分涉眾債權,正在督促中科系進行統計。
涉眾債權中,有一部分是中科系平臺發售的產品。中科系內部設有“中科匯通(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作為中科院旗下的唯一私募平臺,21世紀經濟報道注意到,該平臺多期產品融資方為中科系子公司,項目也是中科系開發項目,稱其為“自融平臺”也不為過。去年8月2日,該平臺就發布了一則來自中科建飛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聲明,稱“由于諸多原因,我司未能按照之前的承諾履行付息工作,作為一家負責任的國有企業將不會逃避責任,有信心在8月底之前妥善處置此次債務風險?!?/p>
彼時,距離5月第一例中科系兌付問題(“華創中科金一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出現,已經過了三個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接近中科系人士處獲悉,中科匯通大量產品違約,已有多位投資人前往中科建設總公司溝通,但并未拿回本金。
目前中科匯通官網還在運營,但記者致電客服熱線,均顯示為空號。
中科匯通是中科建飛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曾為中科建設子公司)全資子公司。據21世紀經濟報道日前獨家報道,中科建飛總經理俞某日前已經被有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
中科系目前負責“力挽狂瀾”的是中科建設總經理顧瑋國。知情人士稱,顧瑋國曾經向中科院行管局保證能夠妥善處理此次債務危機。
但事態僵化至此,中科院行管局信心不知是否有所衰減。
從最高人民法院網查詢可知,顧瑋國作為中科建設以及多家分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因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等情形,已經被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之中。顧瑋國目前仍代表中科建設與中科院行管局等上級主管單位溝通,但每次去北京只能坐高鐵二等座。
至于中科建設本身,根據啟信寶統計,去年4月以來已經32次股權出質,480次股權凍結,1143次成為被告和被執行人,80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50個案件判決執行全部未履行。
債權人的疑問
在中科系債務危機爆發之后,部分子公司的股權變更也引起了部分債權人的不滿。
中科建設供應鏈管理發展(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供應鏈公司”)于2018年8月10日作出股東決定,同意股東中科建設開發總公司將其持有的供應鏈公司100%的股權(認繳出資額2億元)轉讓給上海貴靈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靈集團”),后者的股東是兩名自然人。貴靈集團應于協議簽定之日起30日內,向中科建設開發總公司付清全部股權轉讓價款。
僅僅1個月不到,9月3日,供應鏈公司又將51%的股權轉回給中科豐潤(北京)實業有限公司,這是中科行發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科院行管局另一一級子公司,下文簡稱“中科行發”)的子公司,且轉讓對價為0元。
其后,深圳市建藝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藝集團”)于2018年12月5日披露《關于收購中科建設供應鏈管理發展(上海)有限公司股權的公告》,建藝集團與貴靈集團于2018年11月30日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書,擬受讓貴靈集團持有的供應鏈公司18%的股權,本次股權轉讓價款總額為人民幣1.5億元。按此價格計算,供應鏈公司整體作價8.3億元。遠超2個多月之前轉給貴靈集團的價格。且據建藝集團公告,供應鏈公司2017年底凈資產3.3億元,2018年9月30日凈資產3.8億元,也超過2億元。
“整個過程非常迅速,股東決定、股權轉讓協議、董事會決議落款時間均為2018年8月10日,而且該100%股權是8月17日解除凍結的,8月22日就完成過戶,不知中科系為何要這樣‘左手倒右手’?為何降價把股權交給貴靈集團”上述債權人對此非常疑惑,數次詢問中科建設,但未得到回復。
根據中科建設去年11月28日印發的《關于規范下屬子公司重大經營活動管理的通知》,公司設立、變更、股權轉讓、注銷不僅需要報請董事會、股東會表決,也要報請中科院行管局批準,按規定流程辦理。
該債權人還發現了一個跡象:中科建設把名下多處子公司股權轉讓給了中科行發及其子公司。在債權人眼中,中科行發債務較中科建設少,因此被查封凍結得少一些,去年在金融機構中的印象也不像中科建設那樣差,更容易融到錢。
比如,2018年6月,中科建設公告稱,將全資子公司中科建飛劃轉至中科行發名下,當時公告的劃轉原因是為了加強中科建飛的經營能力和資本實力,恢復中科建飛外部融資能力,從而支持中科建設提高資金流動性。當年10月,中科行發、中科建飛等與北京信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科建設官方曾經發布過的一則新聞讓人頗為感嘆。2018年4月17日下午,中科院行管局局長顧全率調研組考察中科建飛公司旗下的中科意邦建材家居項目,就集團IPO戰略規劃進行指導。日前被有關部門帶走的中科建飛總經理俞某當日還在陪同調研,匯報了公司運營項目和集團IPO的戰略規劃。
半個月后,中科系債務風險呈燎原之勢,而IPO已成“黃粱一夢”。